正在阅读:神仙演技为何只撑起半部好剧
首页> > 正文

神仙演技为何只撑起半部好剧

来源:文汇报2019-03-27 09:48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王彦

  55集电视剧《芝麻胡同》上周六收官。比起开播时的高热度、高评分,说再见时,其口碑和讨论度双双回落。

  关于该剧,网上有条“评价鄙视链”:刘蓓、何冰等人的神仙演技、嘎嘣脆的京味儿台词、有里儿又有面儿的老北京氛围、说不清是奇情抑或浮世绘的剧情、有的演员不到位的台词和妆容……观众眼里,谁是上乘,哪里欠了火候,一目了然。最终,这部本有望成为“老北京文化担当”的《芝麻胡同》,只是停在了“半部好剧之上、一部好剧未满”处,未能比肩《大宅门》等先前的京味经典。

  《芝麻胡同》剧照

  从浮生万象到家之本源,演技大赏叫人舍不得倍速观看

  有实力派演员坐镇主演,又有拍过《正阳门下》等口碑剧的刘家成导演掌镜,《芝麻胡同》开播时备受好评。故事从1947年的老字号酱菜铺沁芳居切入,透过掌柜严振声一家的酸甜苦辣,回望老北京百姓生活的30年变迁。剧中还原的老北京风情、呈现的大杂院生活场景、充满质感的酱菜制作老手艺、以及在历史变革下的民族商业一隅,都让人瞧得见历史厚度,也感受到制作方的诚意。

  当然,若在一众优点里举行观众投票,刘蓓、何冰、毕彦君、海一天等人的演技最得人心。事实上,说《芝麻胡同》铺开了目前国产剧的一次“演技大赏”也不为过。何冰近年的荧屏形象,经由《情满四合院》和《白鹿原》已走入了观众的免检通道。一个嘴角坏笑眼底真诚的傻柱,一个简单又复杂的反派鹿子霖,“剧抛脸”“投胎式演技”都可见大众的认可度。到了沁芳居严振声这儿,他形变神也变,演活了一个有情有义又有点怂、胸怀大义也懂小不忍则乱大谋的酱菜铺掌柜。

  何冰稳,刘蓓予人太多惊喜。她演绎的林翠卿心高气傲了一辈子,本与严振声是少年夫妻老来伴,不想,中年时杀出了牧春花。二女一夫从乱世走进新中国、由稀里糊涂算不清的账到重新安身立命以亲缘相处,外部世界的斗转星移、严家大院的劫波渡尽,都在刘蓓的戏里看透风景,真正是一个人演出了一个世道。最具挑战的林翠卿“被离婚”那段,绝食的她带着骨子里的傲;躺床上独自饮泣的她心如死灰;被抢救回来,她是娇嗔并痴;同老爷求情,则是软而不服;最后心底做了决断,把服侍已久的宝翔喊进屋,一眼春色、一句“酒壮怂人胆”,活色生香的画面却看得人心酸。

  借用剧中台词,“翠卿就像长在严家大院的一棵树,连着根、扎着肉”,刘蓓也是《芝麻胡同》里饱满到了极致的人物。她松弛的表演下,从浮生万象到家之本源淋漓尽显,演技大赏让如今习惯“倍速观看”的网民不舍得快进。

  妆容不敢老、人生太如戏,有些表达与时代审美隔层纱

  近尾声时,沁芳居里最资深的把式孔老痴一次失误致千斤粮食付诸东流,老匠人在自责中离世。他弥留之际,弹幕上满屏相似内容值得思量,“这么多年,就见孔老痴一人老去”。作为跨度从1947年到1978年的剧集,“时间”可能是《芝麻胡同》的坎儿。

  第一道坎儿在表象。悠悠岁月,雨雪风霜,普通人难以幸免。于剧中的牧春花,20岁的娇、30岁的义、40岁时懂世故却不世故、50岁后见过天地心底宽,不一样的心迹自当投射出不一般的面相。尤其是她的人生经历还夹着乱世戕害、生离死别,不说眼神里的内涵,单是面庞上有几条褶皱、鬓间抽了多少青丝,都是可以指向成败的细节。略微可惜,女演员不敢“化丑化老”,一丝不苟的口红让漂亮了一辈子的牧春花,很难漂亮地融入时间长流,与岁月共沧桑。

  第二道与时间有关的坎儿在于叙事。1947年到1978年,新旧社会交替下的人生际遇、人性本质,既是剧作的迷人之处,也可能是最大难处。举个例子,1950年代,旧社会遗留而来的一女二夫不得不破,由此引发的连串戏剧冲突,落在历尽风霜的老一辈眼里,多数能激起几分唏嘘怅惘;但于现世安稳中出生的80后乃至网生一代,他们对“乱世浮生”“戏如人生”的共情,可能远不及对“女性追求婚姻自由”“酱菜把式专注非遗手艺”那般推崇。创作端与受众端的“时间差”,让剧集得到的评价莫衷一是。

  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赵宜认为,时至今日,“时代情绪”“时代审美”已是电视剧创作者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如何做好叙事的取舍,如何在历史的故事里写出人性的尊严、光辉、良知与悲悯,如何用符合时代情绪的主流价值观来讲述故事,显得越发重要了”。

[ 责编:石依诺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如何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好在哪里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坚持“以我为主”,多措并举建立和强化多元协同供应体系,增强持续稳定供应的能力;完善能源资源消费总量和强度的双向管控,全面实施能源资源节约战略,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023-01-11 10:29
要想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既要立足于中国大地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回答好中国之问;又要拓展世界眼光、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回答好世界之问。
2023-01-04 10:38
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产业带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及高水平供求动态平衡的加快实现提供了新思路。
2022-12-14 10:10
所谓网络意识形态,是指多元主体在互联网空间映现社会关系而形成的认知系统,借助网络工具得以呈现于网络空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其形成、呈现和发展依然受制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在一定条件下对现实实践具有反作用。
2022-12-02 16:16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更好发挥园区产业和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2022-11-28 09:21
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构建国家安全体系是一件繁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构建现代化总体性国家安全体系任重道远,需要政学各界通力合作、坚持不懈、不断探索。
2022-11-25 15:24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应以独立、自主、安全的高质量发展为指引,积极推动全面、开放、协同、包容、可持续的引领性创新。
2022-11-15 09:28
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续写了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伟大辉煌,擘画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必将对中华民族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2-11-11 15:05
推进“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然是“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但是人口规模巨大这一典型特征也为中国实现现代化带来优势,充分认识并利用人口规模巨大的优势,可以缓解艰巨性和复杂性。
2022-11-09 09:37
伟大斗争锻造了中国共产党坚忍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不怕牺牲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品质,这是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和青春密码,是我们赢得胜利和继续胜利的不竭力量源泉。
2022-10-18 09:48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