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航空领域并不为多数人所了解,3月8日,由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创排的航空题材话剧《苍穹之上》在首都剧场上演,为观众讲述了这一神秘领域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该剧以“型号战机”的设计、制造、首飞过程为背景,以鲜活的平民英雄形象,真切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和有高度、有厚度、有温度的舞台表现,讲述了航空工业从业者生活工作中的感人故事,令观众耳目一新、内心澎湃。
《苍穹之上》汇集了国内一流的创作力量,由唐栋、蒲逊、甄进担任编剧,傅勇凡担任导演,四川人艺老中青三代实力派演员齐聚一堂,历时三年精心打造。自2018年12月初在成都首演以来,获得国内专家和观众的高度肯定。
话剧《苍穹之上》的故事从上世纪80年代军工企业的艰难转型开始,贯穿三代军工人对“型号飞机”一波三折的设计制造过程,直到在2011年首飞成功中圆满落幕。剧情围绕着这群“追梦人”所遭遇的种种困难险阻而展开,描绘了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相比同类题材,《苍穹之上》将军工设计制造人员的个人生活和情感线索设置为情节主线,他们对爱情家庭、个人利益、人生道路的抉择,充满了对祖国国防事业的奉献精神。剧中年迈的总设计师万知远在制造车间溘然长逝的一幕,更令人潸然泪下,让人感到作为第一代军工设计人员,自我的人生价值早已与国家民族的价值血脉相连。
《苍穹之上》塑造了让人印象深刻的中国航空工业人,他们一方面是掌握专业技术的人才,另一方面也是普通中国人的代表,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有过困惑有过妥协,在剧中这些国防科研人员面对改革开放之初、下海大潮兴起,因为转型期经济上的困境,不得已制造一种流行于四川的“耙耳朵”自行车维持生计,有的人打算到南方经商,但他们听说“型号战机”工程立项,立即抖擞精神,共同投入到研发中。
据悉,该剧将于5月份参与在上海举办的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并在中国艺术节上角逐第十六届文华大奖。为了将话剧《苍穹之上》打造成为一台思想精深、艺术精准、制作精良的舞台艺术精品,3月9日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召开了专家研讨会,众多业内专家对该剧进行解剖式的“问诊”“把脉”,就该剧的成就、艺术价值以及如何进一步打磨提升展开了交流和探讨。与会的专家有中国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中国剧协副主席季国平、中国艺术研究员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李龙吟、《中国文化报》副总编辑赵忱、《剧本》杂志社主编范小宁、《中国戏剧》杂志社主编赓续华、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原总政文艺局局长汪守德、原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春喜、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马也、《剧本》月刊副主编武丹丹、剧作家毓钺等。
“工业题材话剧的创作不是写科普剧,而是写人。”原中国儿童艺术剧院院长欧阳逸冰认为,“工业题材话剧之所以鲜有成功先例,是因为很难突破技术的瓶颈,但《苍穹之上》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那就是把所有的外部事件,即技术困难和技术进程,融入主人公灵魂的翻腾与命运的走势。这是本剧的一大成就。”中国剧协副主席季国平也认为,这部戏里没有枯燥的技术术语和干巴巴的专业知识讲述,而是贴近写人,写人背后的各种情感,三代人的故事就是国家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
“从文艺创作规律或美学理论层面来说,现实题材的文艺创作,要观照现实。”原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副主任李春喜认为,“《苍穹之上》反映现实、关照现实,是现实题材话剧创作中应该给予关注的一台好戏。”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研究员马也认为,本剧通过一家人和一群人讲述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描绘了一个时代,写出这个时代最缺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很令人感动。
《剧本》月刊副主编、编审武丹丹认为,《苍穹之上》着眼于苍穹之上,落笔于尘埃之间。该剧不是把眼光只放在“苍穹之上”的万点繁星,而是在人物形象上试图实现生命质感的那种深度挖掘,试图有生感人的艺术形象来成为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和中国价值的载体,对军工人,对军工事业的描摹和塑像,以身许国的精神。原总政文艺局局长汪守德指出,这是一部将事业和家庭结合,科技和情感结合,时代和人心结合,主题和技巧结合的话剧,反映出这部剧整体的艺术创作水准,令人印象深刻。
中国艺术研究员话剧研究所所长宋宝珍则用十六字概况本剧,她认为:《苍穹之上》大气滂沱,情感浓郁,意向鲜明,风格独特。
此外,人物江小海、江川、高翔等人物性格特点及舞台形象等也成为专家热议的焦点。研讨会现场气氛热烈而活跃。
据悉,剧组还将继续走进北京高校,于3月11日至13日、3月15日至16日,相继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