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于无声处听惊雷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2-28 14:06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于无声处听惊雷

  ——舞剧《长征•九死一生》“二改”专家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光明网讯(记者 产娟娟)国家艺术基金2018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滚动资助项目舞剧《长征•九死一生》,近日在天桥艺术中心进行了“一改”后的首演。历经三个月的修改,不少观众慕名而来,演出现场座无虚席。

  “这部舞剧太有感染力了,一开场就十分摄人心魄,红色的灯光和演员们充满张力的舞蹈动作,一下子就让人进入了那个血与火的时空。”现场观众周女士激动地表示。随着情节的推进,演员们的精彩演出博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9月27日,国家艺术基金专家组和舞剧《长征•九死一生》主创人员围绕作品的主题、形式和艺术效果等,就“一改一演”的经验和不足进行了深入探讨。

于无声处听惊雷

  舞剧《长征·九死一生》二改专家研讨会现场

  宏大叙事 永恒价值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舞剧《长征•九死一生》展示的是1934年10月到1936年10月,红军辗转14个省,克服重重险阻,最终胜利会师的场景。该剧由北京悠然雨笑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

  据导演李捍忠介绍,“一改”研讨会以后,主创对整部剧进行了更加精细化的调整。“编舞方面对原来的战争部分重新做了大段的修改,重点体现在单架双人舞上;舞美方面则去掉了一些与其他语汇不相和谐的部分,结合舞台现场的多媒体技术,在不影响整体作品的前提下,将舞美做得更加极致和纯粹;音乐方面重点在序章和战争结尾部分增加了人的声音,使得表达上更加清晰、到位;灯光方面总体上比之前多了七个场景,与之前的粗线条相比,现在更加精致,一个段落会根据情境的选择做更多的铺垫。”

  研讨会上,北京市文化局演出艺术处副处长刘元霞表示,舞剧《长征•九死一生》是北京市文化局委约创作的作品,她向国家艺术基金对于北京市民营院团项目的支持表示感谢。在充分吸收了今年6月份“一改”研讨会上的专家意见之后,主创团队回归创作初心,对剧目的结构及舞蹈等方面做了调整,力争将更完美的效果呈现在观众面前。

  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史的奇迹,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令人叹为观止的传奇。如何演绎这一波澜壮阔的史诗题材?“如此宏大叙事的主题,做得不好就很容易成为一个纯粹喊口号的作品。”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原所长欧建平认为,历史题材对于艺术家来说是最好的考验,在每一个时代、每一个意识形态中,踏着时代脉搏创作艺术作品,选择长征主题的作品就已经是非常大的挑战。

  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徐丽桥表示:“好的作品就是无数的细节构成的一个大厦,于无声处听惊雷。创作态度至关重要,好的作品就是一点一点改出来的。”

  中国舞蹈家协会《舞蹈》杂志社执行副主编、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副主任、大型活动部主任张萍认为:“舞剧《长征•九死一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全新的艺术主张,长征中所表现的理想、追求和希望,甚至为了心中的信念可以牺牲生命,这是一种至高的人生境界,拥有恒久的价值,这也是今天创作长征这一题材作品的重要意义所在。”

  历史群像 舞蹈史诗

  用现代舞的形式展现长征是一次艺术创作上的重大创新和突破。“英国著名编舞家马休•伯恩说过,以熟悉的话题接近观众,以陌生化的艺术手法引起观众的兴趣。所以说如何把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语言讲出当下的观念、时代信息,是舞蹈创作的一个重中之重,昨天看了有这样的感觉,很有新意。”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原院长刘同春表示,舞剧《长征•九死一生》完成了一次精神上的创作和洗礼,激起了当代人对理想信念的忠诚感,整部剧的舞台视觉和空间架构营造了一种悲壮的氛围。

  “现在的版本在音乐上改动很大,前面的雷声改得好,震撼力和感染力增强了很多。”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邓东源指出:“舞剧《长征•九死一生》用现代舞表达红色题材,采用的是一种非叙事的手法,由此讲述伟大的长征故事,难度非常大。”

  安徽省演艺集团原董事长张居淮表示,舞剧《长征•九死一生》的质感重点体现在舞剧的创新上。舞剧的魅力就在于没有语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用一种外来的、小众的、自由的舞蹈去体现这么庞大的长征题材,且不按常规的剧情走向和矛盾冲突,整部剧非常有新鲜感。另外,舞蹈语汇的创新,舞美与多媒体的创新融合在一起,很大胆、很有新意。

  精益求精 行稳致远

  独具匠心的编舞、优秀的舞者足以撑起一部舞剧的灵魂,而舞美的精妙设计和多媒体技术的采用让这部舞剧锦上添花,呈现更生动和震撼的视听体验及舞台效果。谈到舞剧的下一步修改方向,专家们纷纷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刘同春表示,希望在刻画人物形象的舞蹈语言方面能有所区别,张居淮也表达了同样的感受。他认为戏剧需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长征的重点在于表现行走,无论是过雪山草地还是过大渡河,都是在行走,但是行走应有轻重缓急,应有急促和缓慢的变化。然而目前的总体编排行走得都很慢,节奏很平稳,太过单一容易造成审美疲劳。

  “只有生与死的对比才能真正的打动人。现在的精力主要是倾注在了死的状态上,而忽略了为什么死引发的情感表现,假如在生上面找一个点,可能到了情感点眼泪就流下来了。”国家大剧院原副院长邓一江建议重点突出一两个感动点,将戏剧效果做足。广东省歌舞剧院副院长黄倩同样认为,该剧在情绪点和感情的营造上铺垫得不够,希望能够多一些温暖感人的细节呈现。

  红色题材的作品常常被贴上民族文化的标签,对此,中国歌剧舞剧院编导孔德辛表示,红色革命题材中不一定非要出现特别红色旋律的音乐,但是可以有一些点缀,让人一听就觉得这是一个红色题材,是一个长征作品的音乐。

  作为此次研讨会的观众代表,北京星语心愿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陆辉也表达了自己观看演出后的感受。“毫无疑问,演出现场非常火爆。观众很热情,一点不排斥现代舞的艺术形式,观众对长征主题具有广泛的共识,对艺术有一种仰视,舞蹈的质感和美感很震撼,剧中有很多细节,比如蒙眼的纱布,鲜花与拐杖,担架幻化成通向希望的阶梯等,看完之后还值得反复回味。”

  “整部剧能呈现现在的样子,是所有台前幕后工作者的合力,我们将更加完善舞剧《长征•九死一生》,希望它的生命力再强一点。”导演马波表示,接下来,主创团队将进一步吸收各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精益求精,让这部剧真正走进人民的心里。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