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继承传统精髓,创新现代表达
首页> > 正文

继承传统精髓,创新现代表达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1-22 14:03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继承传统精髓,创新现代表达

  ——访青年艺术家赵庆峰

  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赵庆峰创作的漆画《丝路漆语——大漆之敦煌系列》以敦煌壁画为主要创作来源,提炼出具有敦煌文化特色的艺术图像或符号元素,通过借用、解构、重建,以漆材料和技法手段创作漆画作品,通过对敦煌艺术的借鉴吸收,表达敦煌文化的精神内涵,展现敦煌壁画之美,达到大漆材料与敦煌文化相结合的艺术效果,获得2018年度滚动资助。

继承传统精髓,创新现代表达

  赵庆峰近照

  漆艺是漆的艺术,是以天然漆为主要媒材而进行的艺术创作,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艺术财富和几千年工艺匠心的智慧结晶。漆画在继承传统漆艺技法的同时,不断从各类艺术门类中学习借鉴,赋予漆画崭新的构想和独特的创造力,在漆板上表现艺术创作、传达艺术家的创作精神和观念。漆画独特材质和工艺所形成的视觉美是漆画魅力所在。

  2002年,赵庆峰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毕业后,就开始从事漆艺漆画教学、创作工作。他所从事的现代漆艺继承了传统漆艺精髓,在注重漆艺传统文脉延续,研习掌握工艺技法的同时,结合现代理念和当代审美取向,贴近现代生活创作出符合时代发展的漆艺作品,使其兼具独特的漆学品性和艺术审美功能。

继承传统精髓,创新现代表达

  《丝路漆语》

  漆画《丝路漆语》以敦煌壁画中乐伎的图像符号元素为构思起点,延续北魏隋唐时期画作的风格特征,在借鉴吸收敦煌艺术的同时,又在创作方法和表现手法上有相应的突破。首先,它以漆材料和技法手段经营画面,突破传统绘画的图式,表达敦煌文化的精神内涵,寻求当代艺术理念,融入大漆与敦煌色彩,升华敦煌艺术形象。其次,使用漆工艺材料重新演绎敦煌文化,更有助于传播丝绸之路的古今意义。此外,作品巧妙地将中国古代文化美学与现代工艺美术结合,运用艺术图像符号和工艺手段将中国独有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展示传播,也借助敦煌文化的影响力,让更多了解认知漆画艺术。

  在创作过程中,赵庆峰考察走访丝绸之路遗址、参观敦煌莫高窟,现场感受敦煌壁画,搜集创作素材。同时还查阅了大量关于丝绸之路及敦煌文化的文献资料,搜集整理了大量敦煌艺术图片资料,临摹一些敦煌壁画,并进行创作构思。此后,赵庆峰以敦煌伎乐为创作元素,重构敦煌艺术图像和符号元素,结合大漆材料通过贴金箔、打磨、高堆等漆艺技法,探索制作了一系列《大漆之敦煌乐伎》的小幅漆画作品。

  赵庆峰认为,青年艺术工作者要从中国文化出发,发掘中国文化资源,然后用具有时代感的新观念和新表达形式,诠释它、表现它,从中传达出中国智慧、中国理念,才有可能对整个世界的文化和艺术有所贡献。“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底蕴深厚,能给我在漆画创作中对传统媒介语言的现代性转化,源源不断地提供滋养。”赵庆峰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一份特殊的兴趣,钻研中国传统艺术图像和大漆的结合技艺,利用当代艺术语言,借鉴活用挪用、拼贴、并置等艺术方法,从当代审美的角度去解构图像符号,赋予新的图式定义。在图式、方法、观念、精神上有着自己独特的绘画语境,堆起、髹涂、和灰、麻语、起皱、研磨等艺术手法,无不体现着中国方式。

  受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后,赵庆峰又尝试创作了一系列不同风格的漆画作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系列,不断延伸创作的可能性和持续性。作品已经完成,但赵庆峰对艺术的探索、研究却并未停止。下一步,赵庆峰将目光投向国外,寻找更多敦煌的海外遗迹,以拓展自己的艺术创作空间。

  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青年艺术工作者?赵庆峰认为,青年艺术工作者应该是艺术技巧、艺术才能、艺术天赋、艺术修养的统一体。首先要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专业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这是作为艺术工作者最基本的条件。专业知识是艺术工作者的立足之本,没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艺术创造无从谈起。其次,青年艺术工作者要具备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以及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同时,对于青年艺术工作者来讲,还要具备一定的学识修养和文化修养,了解哲学、历史、美学、文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创作的境界和艺术表现力。最后,青年艺术工作者在进行艺术创作时,要从社会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和灵感,提炼生活,把情感思想渗透到艺术作品里,创作出让社会和时代认同的优秀作品。

  (光明网记者崔益明采访)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把文艺创造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

  • 提升新时代高校实践育人质量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促进数字经济和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深度融合,既要推动影响革命老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加快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农业新基建建设。
2023-03-09 10:44
为了实现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长期可持续性,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要由数量追赶转向质量发展转型。
2023-03-06 16:13
自由、民主、人权是人类的共同追求,但不是只能有一种模式,所谓“民主对抗威权”不是当今世界的特点,更不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普世价值”的内涵实际上已经被窄化为特定的西方价值。所以我们应该超越狭义的“普世价值”观念,倡导全人类共同价值。
2023-03-01 10:16
做好国际传播,要做很多的研究,做到知己知彼,只有研究不断深入,拿出来确切的、有说服力的资料,才能增加我们对外传播中的论述能力和说服力。
2023-03-01 10:12
拓展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搭建“互联网+监督”平台,将具有强大公信力、权威性的传统新闻媒体与更迅捷、更开放的新媒体相融合,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新闻媒体的监督合力。
2023-02-17 10:53
通过数字生产力的动力变革、绿色生产力的理念变革和蓝色经济的空间变革必将加速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现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新发展格局的加速实现。
2023-02-08 09:2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是影响国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的变革具有重大影响。
2023-01-13 11:25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