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小修改大提高,小调整大效果
首页> > 正文

小修改大提高,小调整大效果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2019-01-22 11:20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小修改大提高,小调整大效果

——在话剧《张謇》二改研讨会上的发言

小修改大提高,小调整大效果

  中国话剧协会主席 蔺永钧:

  今天再看《张謇》这出戏,让我看到了一个重要的变化:剧作家、导演、主演等主创人员,着眼于“一改”研讨会时专家们所提的意见,加强了人物在社会矛盾中的塑造。可以说,加强人物在社会矛盾中的塑造是本剧再进一步提升的唯一渠道。就思想性的厚重来说,绝不能说这出戏只是写张謇个人的恩怨,如果这样,这出戏的历史厚重感和应有的戏剧品质将会大大地打一折扣。

  我第一次看《张謇》时,感到这出戏已经比较完美了,但美中不足便是社会矛盾不够突出、个人恩怨嫌多。昨天看完首演,别看只是一些细微之处的调整,但真的满足了。虽然是小修改却有大提高,虽然是小调整却有大效果。戏剧界有种说法,要让人物更加深刻、更加鲜明,必须将其置身于更加强烈、更加巨大的矛盾漩涡中去,仅仅是个人恩怨的话,无法塑造更加深刻的形象。从第一次研讨到第二次研讨,剧院边演边改,剧院受益了,剧目提高了,这是一种很好的情况。戏剧界常说“十年磨一戏”,一部优秀剧目的诞生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国家艺术基金的滚动资助项目,让剧目一边改一边演,非常符合戏剧的创作规律。

  昨天观看演出时,我特意考察了一下,想看看观众有没有满足、有没有看明白。在剧场里转了一圈,观众里老少皆有,都在静静地观看,没有几个离场的。我很高兴,因为我们的戏是演给观众看的。我还听到有观众疑问:“南通有一个话剧团?”我猜测,有些江苏人可能也不知道南通有话剧团,但是看了这出戏之后他们就知道了。这是一件令人兴奋的事。

  我们的剧院想办好,有三句话:一是以剧目出形象,二是以人才举旗帜,三是以效益为目标。南通有没有话剧团,无论如何打广告,也不一定有效果,但如果有一出好戏,就能让观众记住南通有一个话剧团。南通艺术剧院话剧团创作《张謇》这出戏,我举双手赞同。我说过不止一次,一个市级剧院能够创作这样一出艺术大戏,令人震撼,全国剧团都应该向他们学习。

  而一个市级剧院能够创作这样一出艺术大戏得益于我们有了国家艺术基金,可以这样说:国家艺术基金的诞生为我们奠定了艺术创作的正方向,国家艺术基金的诞生使广大的文艺工作者迈出了正步伐,国家艺术基金的诞生为剧院的艺术生产呈现了正能量。因为有了正方向和正步伐,我们知道了应该怎样努力繁荣、发展我们的文化和艺术,我们的院团和主创才知道如何呈现我们的正能量。

  今天我要说,全国的院团都应该像南通话剧院这样,如此认真负责地打磨一出戏。

  如果一定再留下点建议的话,还是在增强社会矛盾冲突方面,看看有没有什么办法,在不破坏大结构的情况下,再加强社会矛盾的尖锐性,让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张謇的命运变化有情节点上的紧密相连,呈现张謇置身于乱世之中的人性显现。

  强调一下,我是说在不破坏大结构的情况下,再加强社会矛盾的尖锐性,让尖锐的社会矛盾与张謇的命运变化有情节点上的紧密相连,也就是说,《张謇》这出戏,应该在下一步努力中再进一步地做到:小修改有大提高,小调整出大效果。

  (光明网记者贺梓秋采访整理)

[ 责编:贺梓秋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探索大型综合性赛事成功的“中国方案”

  • 建设东北向北开放门户,推动东北亚区域合作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我们仍需抢抓“十四五”应对窗口期,战略上保持定力,战术上灵活机动。在强化养老、托幼、家庭支持政策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房地产市场调控。
2023-05-31 17:56
中国正在打破西方对现代化标准垄断,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路,创造属于自己的发展经验,为现代化理论作出重要贡献。
2023-05-24 15:49
人是经济社会发展全要素投入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性、最具能动性的要素,人的全面发展和人口高质量发展是经济社会可持续的内在要求。
2023-05-18 09:00
五个坚持明确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处理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产业发展与转型升级、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国内与国际间关系的重大原则,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行动指南。
2023-05-15 09:51
统筹粮食安全与活化乡村经济是未来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亟待通过深化耕地保护模式的创新,探索面向多元价值诉求的耕地保护新途径。
2023-05-06 09:58
在稳经济政策措施的持续发力下,无论是需求还是供给都处在逐步恢复中。鉴于需求不足是一个时期以来影响经济运行的明显制约因素,因此需求改善较之供给改善更能有利于经济运行。
2023-04-27 10:02
通过建构共同体记忆和一定的情感叙事策略,彰显出我们党对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历史经验和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赶考之路具有坚定的历史自信。
2023-04-24 09:57
十年来的网络立法,涵盖数字中国、数字社会、数字政府等各个领域,辐射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等各类主体。网络立法的进程与网络深度嵌入经济社会生活的步履同频共振。
2023-04-19 09:32
平台经济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就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国际竞争中大有作为。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典型业态,是引领经济增长和推动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2023-04-07 09:15
中国特色第三次分配是在道德力量、文化因素、价值追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实现社会财富资源在劳动人民各阶层、社会各主体之间,由盈余方向短缺方流动或盈余方与短缺方共享的资源配置活动。
2023-03-31 11:00
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实现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素质全面充分提高。
2023-03-22 16:2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重塑区域经济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是区域经济增长模式的空间表达,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集中体现。
2023-03-17 10:56
科技体制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社会各界利益格局的调整,只有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科技发展规律,才能够保证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成功。
2023-03-11 14:23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