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文

谈谈创新和守成

2019-01-08 15:15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2019-01-08 15:15:21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谈谈创新和守成

——为“中国艺术新视界”展览作

  作者:中国艺术研究院对外文化交流中心 刘波

  从“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艺术巡展可以看出来,国家艺术基金对于青年艺术人才的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局面,起到了鼓励青年人创新、创造的作用。参加展览的大都是近年艺术界涌现出来的新锐,在书法、绘画和摄影几个方面贡献了新的创作意识、形成了新的创作语言和风格。许多参展作品可以看出来青年艺术家们在中西方艺术语境中做了有价值的探索,丰富了学术界对于中西艺术的认知和感受。

  应该说,处在当前这样价值多元的态势,许多对于“新”的探索,包括手法、意境甚至工具、材料都显得很富有成效,也代表了全球化语境中青年人思维的活跃和视野的宽博。从这个意义上讲,这种趋势值得鼓励。但笔者在认同上述探索精神的基础上,似乎还感到要强调一点,就是对于文化和艺术的个性化或者民族化表达的重视。

  毋庸置疑,中华文化绵延几千年,也综合容纳了不少外来的因素,在近代遭遇了西方文明强有力的挑战。经过百年对西方文化包括艺术的学习和追随,虽然也做出了许多有意义有价值的尝试和突破,但不得不说,我们从整体文化心态上,并没有真正自信起来,并没有足够的自信去引领和开拓。原因尽管是多方面的,但根本的一条,我们忽略了对自己传统的研究、继承和发展,这也是最近国家特别强调对于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回归的一个原因。老实说,近百年来,我们所走过的道路,更多的是以西方为参照,从工业、科技一直到人文、社会。对千百年中国自己积累的智慧和传统不断进行否定和质疑,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原有的艺术标准被打破,原有的训练和表现方式也逐渐式微。

  拿中国画来讲,究竟和其他画种有什么不同?从具体可见的工具材料,到表现手法、评判标准,甚至到支撑中国画背后的思想方法和造型观念以及空间意识,我们有没有在这些方面思考、研究、实践和总结得足够到位?单单看“中国画”这个概念就十分混乱,很多是形而下的,并没有从理性的层面去做出令人信服的阐释。而且,艺术是实践性非常强的,理论上或者有所接近,实践中又付阙如,没有能够支撑理论言说的有力的作品。在一个价值标准很混乱的局面下,各说各话,就难以产生有效的影响。尤其对于价值观和人生观尚未形成的青年艺术家而言,这种情形就显得更为重要。

  历史上经典的中国画作品,如《女史箴图》、《历代帝王图》、《太白行吟图》等,遍布全世界,在美国、欧洲、日本等地,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为世界艺术贡献了丰富的内容,西方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研究一直没有中断,也一直在进步。作为当代青年艺术家,理应在这一方面做出更加全面深入的探索,只有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创造和发展才更具影响和意义。

  对于参展作品的优势和不足,亟待理论家和艺术家进行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影响艺术教学和培训,基础夯实了,未来的发展和创新也会更有底气。

  从展览作品中可以看到很多可喜的有价值的探索和成就。李玉兰的陶瓷工艺,在传统器形和工艺中巧妙加入新的元素,通过繁密的小花组合的调节,在器物的形制和节奏上就达到了新的和谐。姜轶采用坭兴陶创制的印章,对新材质、新形式的把握和创造值得鼓励。

谈谈创新和守成

  姜轶,《一带山河•印象桂林》,2017

  崔文学的中国画作品《疏水寒山淡夕阳》,吸收传统绘画技法又结合自然景观的感受,营造出生机勃然、静谧深邃的画面效果,为中国画水墨表现力的拓展做出有价值的尝试。这种创新是有意义且值得鼓励的。《影像叙事》系列中看到青年摄影家们,一方面用镜头对准生活中的景象,用不同的视角来挖掘寻常形像所带来的新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另外,也在影像后期制作中做出更加丰富、大胆的尝试,取得全新的视觉体验。

谈谈创新和守成

  德戈金夫,《新草原照相馆》,2017

  但是从作品中,特别是历史、民众、城市题材上,我们也看到青年人的思维和表现在熟知的题材和太多的参照下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延续了传统和固有绘画形式和感觉,在题材处理和表现技法上,显得比较陈旧。期待这类题材中能有更好的新颖的形式和更为创造性的突破。

  书法方面,近几年一个可喜的局面是对于古典的研究逐步深入,古法的继承和运用也越来越到位。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书法上向传统回归的态势,当然也与近年印刷术和传播手段的空前发达不无关系,大家看到了以前看不到的材料,复制科技进步也大大促进了这一形式的发展。许多从书法方面尝试有所突破的作品,也显示出越来越精湛的技巧训练。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毕竟书法除去观赏性外,还有其实用性。纯粹作为视觉艺术,类似日本近代的墨象水墨实验,当然也是一个种类,无可厚非,但如此广泛的书法学习群体,如果全部从技巧层面来做文章,那就恐怕本末倒置了。书法毕竟也是一个荷载精神的工具,线条艺术能够表情达意,书写内容更是绵延几千年书法艺术的核心。归根到底,还是应该在修养上下功夫。倘若今天的人留下来的所谓书法,只是一些技巧很棒的视觉艺术,总是一个遗憾。而且,抽离了充实精神内容的技术,也很难给人持久的影响力,这从近百年的书法艺术中完全可以领略。书法比之绘画,更需要背后的精神内容,当代青年艺术家们,可以在这些领域筑牢基础,更求进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向我们阐明未来的文化方向和复兴民族大业的历史责任。青年艺术家代表着未来的艺术方向,是中国艺术走向世界、影响世界的主要依靠力量。中华文化绵延数千年所积累的智慧和价值,应该为全人类共享,这就要求我们从事艺术教育、艺术创作和艺术评论的人员,一定要深入领会总书记对于文化发展繁荣的讲话精神,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过程中,认真研究民族文化传统,同时放眼世界。在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用艺术手段去传播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刘波)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