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足改革开放前沿 青年艺术绽放鹏城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走进深圳
光明网讯(记者 崔益明)2018年,中国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是我国最早成立的经济特区之一,始终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是改革开放40年中国实现历史变革的伟大成就的缩影。10月12日—21日,“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滚动资助作品巡展在深圳的关山月美术馆亮相。此次展览是“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巡展本年度内地的最后一站,共展出127位青年艺术家的232件(组)作品,为鹏城深圳带来了浓浓的文艺气息。
“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巡展深圳站现场
走进改革开放前沿,推进大湾区文化交流
关山月美术馆作为深圳标志性文化设施,已经成为特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对面是深圳市民中心,背靠莲花山,是闹市里的一座艺术客厅。展馆内,两百余件(组)作品次第排布。本次展览以主题逻辑为线索,共分为“故土国魂”“都市林泉”“翰墨心印”三个主题板块,从不同维度、不同视角展现新时代中国美术新生力量的艺术思考与创作实力,呈显中国青年艺术创作的活力与潜能。
关山月美术馆研究馆员丁澜翔目前正在梳理改革开放40周年深圳的文献资料,从文献纪录的角度印证深圳美术四十年的发展。他指出,深圳目前缺乏成规模的美术本科教育,艺术人才主要靠外来输入,很难形成青年美术家生态。“本次巡展来到深圳,对当地青年艺术家继续学习、艺术创作、作品展示机制建设的探索和艺术生态建设的引导、规范有着很好的启示作用。”
深圳美术馆公共教育部主任游江认为,本次展览规格高、作品多元化,在不失整体面貌和水准的情况下结合地方特色,体现了当下青年人的生存状态和艺术创作生态。深圳美协副主席、深圳大学美术系主任兼美术馆馆长陈向兵在观看完展览后表示:“这个展览不仅值得一看,还值得回头多看几遍,仔细品味每件作品。”
激发艺术创造活力,增强青年造血功能
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地,也是美术大省,在美术、书法、摄影、工艺美术等各艺术门类均有着丰厚的传统和持续的创新动力。国家艺术基金成立四年多来,共资助广东项目104项,资助资金总额7904.9万元。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与扶持下,广东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艺术作品、艺术人才和文化艺术交流项目。
刘文作品 《花季》
深圳大学美术系副教授刘文是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油画肖像画创作高端人才培养”项目学员,也是成功获得2018年度滚动资助的艺术家之一。刘文十分感谢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在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下,我对肖像画的意义及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肖像画创作的语言技巧、艺术表现力有了进一步的提升,肖像画创作的思路与视野也更加开阔,让我进一步思考肖像画创作如何脱离照片化及未来发展方向的课题。”他表示,国家艺术基金艺术人才培养项目对他的创作实践和创作理念都有了极大的拓展。
“国家艺术基金的资助机制,就是以一次输血的机会,达到促进永久造血的作用。”广州美术学院讲师黄汉松正是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的受益者,他认为,国家艺术基金在主题引导、传统文化挖掘上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为青年艺术工作者提供了外部输血仪器,青年艺术家要借此掌握自己造血的技能,这样才有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黄汉松作品 《琉光璃彩映敦煌》
黄汉松介绍了由他创作的工艺美术作品《琉光璃彩映敦煌》的创作思路:“作品以敦煌为创作原型,运用琉璃的光学属性营造出‘大漠黄沙’‘暮鼓晨钟’等多层空间,再提取鸣沙山的抽象形态来塑造底座托起整个作品,表现一颗冉冉升起、熠熠生辉的明珠,正如敦煌沙漠明珠。”黄汉松说:“作品在‘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通过琉璃与青铜结合的铸造工艺表现丝绸之路中莫高窟遗迹,以有形的文明遗迹传播无形的丝路文化遗传。”
在改革中坚守,在传承中创新。不囿于传统,不忘却传承,才能将未来发展好。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时间节点上,“中国艺术新视界2018”巡展来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来丰富多姿的艺术养分。随后,巡展还将走进澳门、香港,展现新时代中国美术新生力量对优秀传统文化、现实生活、都市景观、人文关怀的持续思考、探索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