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周末 > 正文

寻找尚古斋

来源:中国文化报2019-02-28 21:11

调查问题加载中,请稍候。
若长时间无响应,请刷新本页面

  作者:肖克凡

  初识王辛谦先生,我想不到这个身体壮实、为人谦逊的男子,有一双巧夺天工的手,乃是名满津门的传统书画和碑帖修复方面的专家,被天津博物馆聘为终身名誉馆员、文物保护部书画修复技术顾问。他的工作室在天津河西区平山道,堂号是黄胄先生题写的“瑞文斋”。同为天津市政协委员,我几经交往得知他的身世。

  早在清末年间,王辛谦的伯父王家麟(字毓章)在北京琉璃厂创办“尚古斋”。王辛谦的父亲王家瑞,一九一七年生于河北省深县,十三岁来到北京琉璃厂投奔本家兄长王家麟。他不辞辛苦,刻苦学习书画装裱技艺。这王氏兄弟经营的尚古斋擅长修复“旧活”,在京城书画装裱界有了名声。

  王家麟年长王家瑞三十四岁,因此侄辈的王辛谦无缘亲睹这位伯父的风采。父亲王家瑞讷言敏行,也并未过多提及当年旧事。有关京城尚古斋的故事,王辛谦只是偶有听闻,譬如父亲王家瑞修复装裱《玉石谷山水轴》,抢救了这幅古典名画的生命。

  新中国成立后,素负盛名的尚古斋与著名的南纸店荣宝斋合并,从此“尚古斋”招牌退出人们的视线,消逝于记忆深处。

  尚古斋不存,身怀绝技的王家瑞仍为业界翘楚。邓拓同志购得清初画家龚贤(字半千)的八条山水屏,可惜烟熏污损特别严重,亟待修复。他找到荣宝斋向王家瑞强调这是龚半千的精品。几番叮嘱仍不放心,稍有闲暇便跑来观看装裱。王家瑞精益求精,冲洗、揭旧、托心,嵌补、镶边、复背……其中全色工序就用了一百多个工作日,圆满完成任务。

  一九七四年,在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佛像内,发现大批辽代佛画与经卷。抢救这批珍稀文物,王家瑞面临前所未遇的难关,画卷残损结成板块难以分揭,他大胆创新,采用边湿边展的方法,寸许间将卷轴逐幅展开。之后以微水量轻动作重复实施,既要揭掉背面糟朽的废纸,又要保障画面无损,一次只能揭去米粒大小的背纸,宛若眼科医生实施手术。

  就这样,王家瑞竟然将一幅幅辽代佛画揭细揭透,可谓巧夺天工。之后便是更为惊心动魄的修复装裱:破损为无数碎块的画卷已经难以成形,尤其《炽盛光九曜图》在“佛光”处缺损的碎片,乃是装裱后在文物筛土中觅得,王家瑞精心补全。如此高超技艺近乎传奇,文物部门将此项修复称之为“书画装裱史的奇迹”,王家瑞为荣宝斋赢得声誉的同时,受到文化部嘉奖。

  多年来王家瑞不知创造了多少这样的奇迹。人民大会堂的巨幅国画《江山如此多娇》就是他带领徒弟装裱完成的。多年艰辛化作成就,王家瑞也获得了应有的荣誉。他历任中国文物保护协会会员、中国装裱协会会员、荣宝斋咨询委员会委员,被原文化部确定为“中国北派装裱代表性人物”,被中国书画界尊为“裱画国手”。

  王辛谦自幼耳濡目染,弱冠即随父亲王家瑞学艺,深得真传。一九八五年王辛谦由北京来到天津创办书画装裱店,黄胄先生亲自为其题写匾额“瑞文斋”。经年积累,苦心钻研,出身装裱世家的王辛谦,开创出自己的新天地。

  天津市文物公司存有大量古代书画珍品,由于特定历史时期缺乏保管,不少堪称文物级别的书画作品,损毁严重几成碎片,修复起来难度极大。王辛谦实施抢救性修复装裱,从拼接、漂洗到揭裱、全色,克服多种困难,逐一修复明代文征明书画手卷、明代林良《芦雁图》轴、明代解缙山水图卷等一千余件古代书画珍品,可谓工程浩瀚,为天津市文物保护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就连著名书画鉴定大师、原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徐邦达也曾聘请王辛谦揭裱破损严重的明代画家汪中的山水图轴,对其装裱技艺称赞不已。

  尽管获得许多荣誉,王辛谦每每仰望黄胄先生题写的“瑞文斋”匾额,总是想起父辈开创的“尚古斋”。每逢返乡探亲听到伯父王家麟和父亲王家瑞在琉璃厂创业的故事,便深感自身流淌王氏血脉与尚古斋基因,可惜难以探寻历史深处父辈的足迹。

  前年春天,王辛谦无意中看到北京出版社出版的《洋镜头里的老北京》,作者为德国摄影家赫达·莫里逊女士。这本拍摄于一九三三年至一九四六年间的珍贵相册,大量照片展示了各行各业中国人的生活,为我们考察一九四九年以前老北京的生活提供了极其真实的资料。

  有十几幅黑白照片引起王辛谦注目。这显然是书画装裱的场面:一张宽敞的台案前老师傅打量着铺展的宣纸条幅,吸着旱烟神色从容。另外几张照片里的人物是个小伙子,神情专注地手持毛刷给绫绢上糊……王辛谦仔细端详这位年轻的装裱师,蓦然感到周身暖意。他春节返回深县家乡探亲,将这组照片拿给村里老人看,竟然得到这样的答复:“咦,这是你父亲王家瑞年轻时候吧?”

  莫非照片里这间大屋就是令自己魂牵梦绕的尚古斋工作坊?那可是王辛谦的精神故乡啊。

  王辛谦决心寻找尚古斋,首先拜访津门文物鉴定名家刘光启先生。这位老人家十二岁到北京琉璃厂学徒,见多识广,年近米寿精神矍铄,记忆力惊人。谈起当年琉璃厂尚古斋,他特意强调那时叫“尚古斋装裱处”不叫“尚古斋装裱铺”,可见老先生记叙历史细节的严谨。

  王辛谦呈上《洋镜头里的老北京》相册,刘光启先生仔细端详,随即认出吸着旱烟的老者是王家麟,伏案工作的小伙子则是青年时代的王家瑞。王辛谦听到父亲的名字,顿时激动不已。

  “我在古董店学徒时见过那幅《滴砚图》,大伙说这幅画只有尚古斋能裱,就是工钱太贵。古董店掌柜说再贵也要送到尚古斋装裱。”刘光启先生清楚地记得这幅名画经过尚古斋装裱,后来被收进故宫博物院。

  王辛谦终于寻找到自己的血缘根脉。他打量着那一幅幅记载着一个个历史瞬间的老照片,清醒地意识到恢复父辈“尚古斋”老字号,不仅仅是王氏家族的私事,更是保护并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事情。

  其实,多年前为了延续书画装裱技艺的血脉,王辛谦便摒弃门户之见与传艺壁垒,言传身教培养修复古旧书画人才,无私地将自身技能传授给生徒,如今已有多名门生成为修复古旧书画的行家能手,在祖国各地从事书画装裱工作。

  既然通过赫达·莫里逊的《洋镜头里的老北京》寻得父辈尚古斋的根脉,那么王氏家族书画装裱技艺第三代传人便引人关注了。

  王辛谦的独子王京春,一九八○年出生于北京。小时候祖父王家瑞经常带着爱孙去荣宝斋装裱车间,可谓耳濡目染。一九八六年小京春随父母来到天津开办“瑞文斋”书画装裱店,业务繁忙,等待装裱的字画多有积压。小京春从小学三年级起,每逢假期就协助父母做起简单活计,读初中时京春就能够做些复杂工序了。

  二○○一年王京春大专毕业,学校为他推荐了实习单位。那时王辛谦尚未着手恢复父辈“尚古斋”,但还是希望儿子继承王氏家族的技艺。正值青春美好时光的王京春,当然向往更为广阔的社会天地,向往更活泼的集体生活。一旦同意留在父亲身边,就意味着今生囿于台前案旁,日复一日过着室内生活。

  然而,王京春深知祖辈传承的技艺不能中断。于是他放弃自我设计的前程,跟随父亲系统学习书画修复装裱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时光流水般过去,王京春渐渐挑起重担,成为王氏家族第三代掌门人。

  年近不惑的王京春,在继承完善书画碑帖修复技艺的同时,还对破损折扇的修复深入研究,经过几年精心实践,总结整理出一套不同以往的折扇修复工艺,他大胆将自家书画修复技艺与传统折扇制作工艺巧妙结合,打破以往折扇小修小补的格局,彻底解决了以往折扇修复治标不治本的老问题,完成了技艺创新。

  王京春与妻子薄国华志同道合,投身书画修复装裱行业将近二十年,不仅系统继承王氏家族的传统技艺,更在借鉴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方面有所创新。近年来修复完成包括文征明的手卷,王文治、铁保的书法作品,谢时臣、王石谷、八大山人的绘画作品以及袁江、袁耀的山水通景等一批古代书画艺术精品,成为王氏书画碑帖装裱与修复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王氏书画碑帖装裱与修复技艺,被列为天津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终于寻找到消逝多年的尚古斋,年逾花甲的王辛谦意识到肩头的责任。瞻上有王氏家族的文化基因,子嗣有继承祖传技艺的第三代,他觉得自己站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于是延请历史见证人刘光启先生题写“尚古斋”牌匾,意在让王京春夫妇担起传承重任,进而争取使尚古斋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这便是:后辈寻找尚古斋,传统文化有情怀,书画装裱寻常事,非遗历史当承载。

[ 责编:刘冰雅 ]
阅读剩余全文(

您此时的心情

光明云投
新闻表情排行 /
  • 开心
     
    0
  • 难过
     
    0
  • 点赞
     
    0
  • 飘过
     
    0

视觉焦点

  • 思想理论网络文章评价系统

  • 何以模范 | 北疆文化系列专题片

独家策划

推荐阅读
高质量构建“大思政课”工作体系要聚焦目标、效果和特色,着力破解思政课建设中的重点、难点和关键问题,带动思政课叙事表达体系和场景体验模式的深层变革。
2024-03-18 10:28
中华文化的主体性植根于5000多年的文化沃土,是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2024-03-08 16:31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加速发展,各国既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也需要应对新的全球性问题,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手合作,共同打造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2024-03-01 14:51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值此之际回望2023年,中国经济主要预期目标圆满实现。展望新的一年,我国经济发展依然将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但同时也具有体量大韧性强创新后劲足的竞争优势、宏观经济政策回旋空间大的支撑效应、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增长红利等三重有利支撑。
2024-02-09 16:37
要聚焦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以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为重点,在“加减乘除”上做文章,推进机构改革再深化,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新动力。
2024-01-30 11:31
面对不断升级的数字社交产品,反而需要青年人意识到沉浸式社交环境背后的营销策略与运作逻辑,从而与社交媒体生成的感官刺激与虚拟自我保持距离。
2024-01-15 09:41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提出,内含着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宗旨,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根植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符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体现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高度统一。
2024-01-12 09:39
冬至阳生,岁回律转。在新的一年,我们站在这一年的不易成果上,对未来充满信心,更加需要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取得更多发展成果。
2024-01-04 15:35
针对目前思政课教师供给能力不能有效满足思政课强起来的发展需要这一突出矛盾,要切实提升教师供给能力,改进教学方式,推动新时代思政课朝着高质量发展。
2023-12-14 17:59
我国始终主动实行扩大进口的战略和政策,连续举办进口博览会,倡导开放合作,与既往的贸易保护理论和政策主张存在根本差异,为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注入了强大动力。
2023-11-09 10:22
面向未来,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绘制好“工笔画”,对接好“硬联通”与“软联通”,秉持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为实现民族复兴和推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2023-10-24 11:06
文化交流很重要,我们在讲“一带一路”的时候,也需要讲“共建国家”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其实我们面临着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单方面的施与,而是双向的或多向的互利。
2023-10-10 09:58
我们必须要全面把握东北向北开放的历史使命,通过推动东北亚次区域、国别合作,破解东北亚各国战略意图和利益不同、战略互信缺失的困境。
2023-09-27 09:53
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稳增长促转型的重要引擎。
2023-09-15 10:49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和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准确把握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的时代内涵和实现路径,是新时代新征程把中国特色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推向前进的必由之路。
2023-08-22 09:41
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回答了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形成一系列原创性理论成果。
2023-08-18 09:14
深刻的理论来源于人民大众的实践,只有不断拓展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用“大众话语”说清“理论话语”,理论才能真正变成人民群众手中的尖锐武器。
2023-07-18 17:59
“千万工程”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经济结合起来,以乡村经营为抓手,持续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转化通道,将生态红利变为民生福利。
2023-07-12 09:32
区域国别学是典型的交叉学科,只有从不同学科视角贡献知识增量,通过融合、碰撞和创新,才能最终形成学科共识。
2023-06-28 09:36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