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文

弋阳腔《方志敏》:用乡音唤起故乡英烈魂

2018-12-11 09:43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12-11 09:43:05来源:中国文化报作者:责任编辑:贺梓秋

  作者:马福平

  江西弋阳是高腔“鼻祖”弋阳腔的发源地,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烈士的故乡。11月7日,弋阳腔《方志敏》在江西南昌首演,以古老的弋阳腔唱响英烈方志敏“爱国、创造、清贫、奉献”的精神。

  弋阳腔是汉族戏曲声腔之一,简称弋腔,它源于南戏,产生于弋阳,形成于元末明初,是宋元南戏在信州弋阳与当地赣语、汉族民间音乐结合,并吸收北曲演变而成。明、清两代,弋阳腔在南北各地繁衍发展,成为活跃于民间的主要声腔之一。清李调元《剧话》记载:“弋腔始弋阳,即今‘高腔’”。故弋阳腔又通称赣语高腔。2006年,弋阳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弋阳腔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把“唱”和“念”结合起来,创造了“滚调”,风格粗犷、气势豪放。这一变化,突破了传奇形式的文学体裁唱词格式和曲牌套音乐结构的严格限制,为弋阳腔增添了新的活力。

弋阳腔革命现代戏《方志敏》排练照

  《方志敏》剧本唱词采用弋阳腔曲牌体创作,音乐唱腔为曲牌体音乐,采用弋阳腔表演程式。其主创人员大部分由江西省的艺术人才担任,经验丰富的弋阳腔专家程烈清担任作曲,剧作家李蓬荻负责剧本创作,剧中角色主要由弋阳腔艺术保护中心的演员饰演。继获得江西省委宣传部2018年度江西省优秀舞台艺术专项资助项目,入围江西省文化厅2017年剧本孵化计划后,目前,该剧已被列入2018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风雪漫天,独对强敌二十万。鏖战分水关,浴血怀玉山!勇闯重围数十里,苦熬七日饥与寒。弹尽粮绝陷绝境,孤军喋血战犹酣。”《方志敏》(曾用名《高高的红枫》)中开场的这段“帮腔”将观众一下带入到革命年代。“这部戏里帮腔持重,剧本一开头就把高腔的帮腔的队伍亮出来了,将帮腔放在非常突出的地位,充分发挥了高腔的特点和优势。戏中出彩的地方就在于音乐方面帮腔的运用,其合理运用有助于营造一种诗的氛围,使得剧本有了诗的品性。”中国戏曲学院原院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戏曲理论家周育德评价。中国剧协分党组书记、副主席、戏剧理论家季国平认为,这个戏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弋阳腔这一剧种的特点与题材、人物、情节进行了有机结合。作为明代四大声腔之一的弋阳腔对后代声腔影响深远,他希望通过这部戏让弋阳腔在当代得到更好发展。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表示:“《方志敏》选择了方志敏的伟大理想信仰,包括对敌对分子在内的震慑、征服、感化,这一点是该剧本独特的地方。剧中,方志敏有着独特的精神高度,这体现在他的信念、理想,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清贫生活的坚守等方面。此外,革命文化、红色文化在本剧中也有着很好地体现。”

  弋阳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吴升林介绍,弋阳腔戏曲作品《方志敏》是弋阳县为纪念建党10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40周年,特别是即将到来的方志敏诞辰120周年这4个重要历史节点而创作的弋阳腔革命历史题材新剧,用弋阳腔来表现方志敏精神,是弋阳创新宣传方式的具体实践。(马福平)

[责任编辑:贺梓秋]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