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文

人剑合一,无分彼此

2018-12-06 11:05 来源:北京日报 
2018-12-06 11:05:19来源:北京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李梦

  絮絮叨叨的、让人又爱又恨的美国导演伍迪·艾伦在自编、自导及自演的电影《曼哈顿》开篇处的旁白中说:“每每见到纽约街景,我的耳边总会响起格什温的音乐。”的确,在古典音乐的世界中,恐怕再没有什么旋律能比美国作曲家格什温的那些糅合古典与爵士风味的作品,更适合诠释纽约这座繁华都会的华丽与苍凉了。

电影《曼哈顿》海报。

  《曼哈顿》是伍迪·艾伦最为人熟知且最受好评的电影之一,1979年在美国上映,四十年间常谈常新,被视作“献给纽约的一封情书”。这部黑白电影讲述三个男人和三个女人在纽约这座又疯狂又寂寞、又喧闹又单调的城市中相遇、往来,无可避免地坠入爱河,并在道德的困境中挣扎求存的故事。影片是典型的伍迪·艾伦式风格,很多对话、很多旁白,主角大多行事另类、性情古怪,角色之间的关系也从来都不是简单纯粹的样子。这虽是一部喜剧,却总让观者在笑过之后跟上一声叹息,因为人们每每能从电影中那些离奇夸张的经历中,依稀望见自己生活的无奈倒影。

  男主角艾萨克的前妻爱上了一个女人,艾萨克的朋友耶尔在妻子和情人玛丽之间举棋不定,玛丽与艾萨克因为机缘巧合而暗生情愫,而十七岁的女孩翠西竟发现自己爱上了与父亲年纪相若的艾萨克……《曼哈顿》中的角色关系繁复而交错,人人都在犯错,而人人都不知悔改。导演在片中大玩黑色幽默,尽情嘲讽所谓知识分子与艺术家的虚伪和矫情,而观众从片尾艾萨克那个苦笑的表情中发觉,原来生活真的如同某位作家所言,是一袭爬满蚤子的华美的袍。

  影片起首便交代故事发生地。镜头扫过纽约,以黑白影像记录下曼哈顿城区的林立高楼,匆忙的人群与车流以及夜晚百老汇炫目的霓虹。配合这些都市景观画面而出现的,是美国人格什温的《蓝色狂想曲》。影片上映至今,不止一人津津乐道于片头画面与音乐互动之默契,看来伍迪·艾伦绝不是唯一试图勾连格什温旋律与纽约街景的人。

  《蓝色狂想曲》是作曲家格什温最为大众熟知的作品,创作于1924年,为钢琴和爵士乐队而写,将爵士音乐与古典音乐共冶一炉,既标志着格什温以跨界创作人的身份在乐坛成名,也是20世纪美国音乐不容忽视的象征。在格什温之前,美国这片“新大陆”在深植于欧洲的古典音乐图谱中,一直处在边缘化甚至失语的状态中;而在《蓝色狂想曲》面世后,再也没有人会将“美国人写不出古典音乐”这样的说辞挂在嘴边了。

  该曲时长十余分钟,缤纷饱满,起落鲜明。据说格什温在纽约去波士顿的火车上创作此曲,彼时火车车轮撞击铁轨的隆隆声响启发了他的创作灵感,而旋律中那些快速跳跃跑动的音符,正是作者对于以火车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直白呈现。《蓝色狂想曲》曾一度被称作《美国交响曲》,其配器之多元、音色之瑰丽与节奏之蓬勃律动均让人想及车水马龙、变幻万千的纽约,用在场景转换频密且颇富诙谐意味的《曼哈顿》中,实在是再恰切不过的选择。电影中的纽约,是一座容不下哀伤、不理会孤寂的城市,与奔涌不停歇的音乐最相衬。套用武侠小说中的说法,《曼哈顿》的故事情节与《蓝色狂想曲》的旋律,真真如同侠客与手中宝剑之间的关联,妙在人剑合一,无分彼此。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