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文

在自由的结构中表现无限“蝶恋”

2018-11-30 14:58 来源:解放日报 
2018-11-30 14:58:49来源:解放日报作者:责任编辑:李姝昱

  作者:浙江音乐学院副教授 李鹏程

  1900年,中国人尚不熟悉西洋乐器,亦不知何为交响。

  59年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在上海兰心大戏院奏响。担任创作和演奏的清一色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学生,他们让西洋乐器说中国话,讲述了一个化蝶的传说。

  又过了59年,2018年11月11日,贾达群作曲的交响舞乐《蝶恋传奇》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新一代上音人续写着这个传说,时空轮转中一切都在蜕变,唯有艺术家心中的美与诗意不变。

  中国艺术家自古就明白道法自然的结构规律,贾达群曾说:“西方人好似在一种规范的框架(曲式)里面描写无限,东方人则在一个自由的框架(结构)里面表现更大的无限……中国的绘画不管是山水、花鸟还是纸幅、壁画用的都是散点透视,可以把不同时空、不同角度、不同表现方法全都放在一个画面里。”于是,我们听到了一部乐思结构独特的作品。与同类题材的其他音乐作品运用西洋奏鸣曲式追求戏剧冲突不同,《蝶恋传奇》铺展的是舞剧式更迭的场景,这种结构充分发挥我国传统音乐的曲牌连缀特征,自然万物皆被容纳进交响世界。

  乐曲的引子以巧妙的笔触先向经典致敬:竖琴粼粼,长笛悠悠,弦乐主题喷薄而出,《梁祝》的音响符号流淌出来,但这条传统的河流已融入绚烂的现代气息。接下去近一个小时,是十幅色彩各异的音画以古代乐舞的方式连缀起来,蝶恋作为主题则贯穿始终。《蝶恋传奇》在民族调式的底色上,将晚期浪漫派的极致半音化和声、印象派的万千色彩乃至现代泛调性的结构组织熔为一炉,带给听者氤氲透骨的奇妙体验。曾写出《融》系列的贾达群,长久以来的创作核心正是“融合之道”,难得的是,其每部新作都能以新的方式体现这一母题。

  有人听罢此曲惊呼,这还是那个写出了《蜀韵》《漠墨图》《响趣》的贾达群吗?也有人认为,这是一位前卫作曲家的转折之作。殊不知,早在2007年,贾达群就应台湾“传奇剧场”的委约创作了昆曲风歌剧《梦蝶》,次年又创作舞剧《鹤鸣湖》,处理综合艺术体裁和神话传说题材,自然要运用迥异于纯音乐的通俗语汇。而十年前的一些创作素材,在如今这部作品中重获新生。所谓有胆识的艺术家,敢于在常人避开的领域自我限制,又在无拘无束的艺术表达中自由穿梭,此话信然。

  首演迎来九成上座率,这对于中国当代音乐新作来说并不多见。一方面,惠民票价和上海交响乐团是有吸引力的,富有经验的指挥家景焕执棒上交以较高水准完成了首演重任。另一方面,源于贾达群以往作品的口碑。作为上交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大型舞台创作项目,《蝶恋传奇》的创作和表演艺术家们要在诸多限定中“翩翩起舞”,一部面向广大听众的交响舞乐,如何在没有舞蹈的情况下引人凝听一小时之久?笔者以为,正是极强的画面感赋予了这部作品雅俗共赏的气象,以及日后被多种样式重新演绎的可能性。相信不久之后,我们将看到《蝶恋传奇》的舞蹈版,或许该曲还会经常以缩减版的组曲方式上演。

  当代多元文化并存的现状,要求作曲拥有“写什么像什么”的驾驭各类音乐风格的能力。步入创作成熟期的贾达群早已不受某一风格派别的限制,这位理论功底和创作积淀深厚的艺术家,在耳顺之年谱写下融会贯通的万物交响,恰如李太白诗曰:“遨游青天中,其乐不可言。”相信在贾达群今后的创作中会继续出现所谓回归传统之作,但一定还会有实验性的创新之作并存。(李鹏程)

[责任编辑:李姝昱]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