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正文

改写暗黑传奇,焕发现代光芒

2018-11-01 10:39 来源:北京日报 
2018-11-01 10:39:32来源:北京日报作者:责任编辑:刘冰雅

  作者:韩轩

  作曲家乔治·本杰明的《切肤之痛》被誉为21世纪最受瞩目的歌剧,日前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以半舞台版的形式举行亚洲首演。一个来源于中世纪的暗黑故事,洗去了时代的底色,在当今语境下焕发出了全新的光芒。

  歌剧故事来源于13世纪的一个暗黑传奇:游吟诗人爱上了一位贵族夫人,贵族发现后便把诗人的心脏挖出来,喂给妻子吃。本杰明的歌剧则稍作改编,一位富有而霸道的地主邀请年轻艺术家来自己的城堡制书,地主的妻子和艺术家产生了感情,地主把艺术家杀死并强迫妻子吃下艺术家的心脏。与原故事不同的是,妻子得知真相后宣称从未吃过比这更加美味的食物,然后从阳台一跃而下自尽身亡。

  如果以为《切肤之痛》只是一个古老故事的歌剧版,那就错了。只有歌剧故事的来源带有古老的印记,其余无论是音乐还是叙事手法,及其在北京国际音乐节上演出的语境,都是一部带有重述过去性质的现代作品。

  音乐给听众带来了第一重刺激。铜管、木管尖锐,弦乐声部凄厉,再加上玻璃琴营造的恐怖氛围,全剧充满了现代作品的不和谐音,让习惯听巴赫和莫扎特的观众感到不适。可是,此种音乐风格和别出心裁的配器在现代音乐中十分常见,古典音乐发展到今天,歌剧早已没必要非得迷恋威尔第和罗西尼的流畅与华丽。

  更值得回味的是表演方式,剧作家马丁·克里普营造出了叙事的分裂。除了“三角恋”的主人公,剧中还有三位“天使”,他们在故事发展的过程中不时跳出来评论,三位主角唱着唱着就改用第三人称称呼自己,置身事外地讲述心路历程。这种形式不仅化解了观众直面恐怖故事的不适,它制造的间离感也带有典型的现代主义气质。主人公和故事的讲述者分裂为两个声音,他们同时出现,自然无法对故事做出统一的价值判断,空白则需要观众自己填补。

  对于这种“非自然”的舞台剧表演形式,本杰明有自己的看法:“歌剧本质上就是不自然的,在普契尼死后的一百年,我们生在了一个电影的时代,跟好莱坞大片的自然主义表现形式相比,歌剧舞台上的唱段一定不会比电影台词更让人信服。”

  看,这位现代音乐大师似乎在回应来自电影行业的冲击。当然还有更深一层的思考,摄影机的出现虽然让人们更清晰地看到了原本不可能看到的一切,但也无形中外化了一个视点,它时时刻刻提醒人们,你看到的东西可能是经过设计的。电影都是如此,更何况舞台界限感明显的歌剧,既然剧场的存在都已经在提示这只是“戏”,舞台上的人为何不能跳出来评论?这种对话性才是《切肤之痛》和中世纪传奇最不相同的地方,也正是现代舞台剧特有的气质。

  由此看来,古老的传奇故事仅仅是《切肤之痛》发生的“由头”,其内涵早已脱离原有语境。其实,今年音乐节上演的《霸王别姬》《赵氏孤儿》以及原创浸没式歌剧《奥菲欧》都是同样的思路,故事来源于中国历史故事或西方神话,但经过了当代艺术家的再演绎,已经变成回应当今艺术问题的全新作品。经典可以拿来致敬,但不必用来重复。从这个角度看,《切肤之痛》是一部完整的现代意义上的歌剧。(韩轩)

[责任编辑:刘冰雅]

[值班总编推荐] 高温津贴关乎底层权利伸张

[值班总编推荐] 还会有多少古城继续被淹?

[值班总编推荐] 冤冤相报何时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